叶浩文:建筑业发展面临的挑战_行业动态_新闻动态-铭筑科技

叶浩文:建筑业发展面临的挑战

来源:福建铭筑科技有限公司   发布时间: 2020-01-19   查看次数:4685次

编者按:日前,受住建部《致力于绿色发展的城市建设——绿色建造与转型发展》编委会委托,由中建科技牵头主编的全国市长研修教材——《绿色建造与转型发展》已经正式出版发行,并由中建科技叶浩文董事长代表行业管理主管部门在全国各地宣讲。为进一步扩大宣传,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授权,本行业平台将陆续推介本书内容,敬请关注!

 

本期首先为大家推介的是:建筑业发展面临的挑战


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,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,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、城乡建设和民生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
 

但也要看到,目前建筑业大而不强,资源消耗大、污染排放高、建造方式粗放、组织方式落后、相关标准尚存差距等问题还较为突出,与国家倡导的“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”的新发展理念还存在较大的差距。

 

新时代对建筑业提出了绿色发展要求,建筑业挑战重重、压力巨大,迫切需要转型发展。

 

1.1 资源消耗大


近年来,我国每年房屋竣工面积一直保持在20亿平方米以上,建筑市场规模始终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,统计数据显示,1980年,全国建筑业总产值仅为286.9 亿元,2018年达到23.5 万亿元,是1980年的819.1倍,年均增长19.3%。大规模的建设活动,持续消耗大量水泥、钢材、木材、水、玻璃等资源,给社会造成巨大的资源压力。目前,每年建筑能源消费总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0%。我国是水资源最缺乏的国家之一,据初步估算,我国每年施工混凝土搅拌和养护 用水为10 亿多吨,同时基坑降水排放了大量的地下水资源。据统计, 一个大型项目主体结构施工通常消耗数千立方米的木材,特大型项目甚至达到上万立方米;现浇结构用木模板、支护系统,周转仅3~5次就成为建筑垃圾,在工地上堆积如山。

 

这种“大量建设、大量消耗、大量排放”的建造模式,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、消耗了大量资源和能源,而且也导致资源供给难以为继,对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带来了巨大压力和挑战。矿山、森林、水资源等资源的减少、枯竭已经摆在了我们面前,用之无度、取之有竭,用之不觉、失之难存。在资源利用上,我们不仅要考虑当代人的需要,也必须考虑大自然和后人的需要,把握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度,绝不能突破自然资源承载能力。

 

1.2污染排放高

 

由于目前工程建设主要以传统粗放建造方式为主,在工程建造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染排放,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顽瘴痼疾,始终未能从根本上得到遏制。也由此造成诸多环境负面影响,主要包括:干扰地质环境甚至改变原有特征;改变地下水径流,引发地面沉降;排放大量建筑固体废弃物;产生污水、噪声、强光、扬尘、二氧化碳等污染。

 

有关资料显示,全国建筑碳排放总量整体呈现持续增长趋势,2016年达到了19.6亿吨,较2000年6.68亿吨增长了约2倍。建造1万平方米建筑产生建筑垃圾量一般在500吨以上,并且普遍采取堆放和掩埋的方式处理,综合利用率不足5%,既浪费资源,又破坏生态环境。施工噪声扰民问题依然突出,尤其是夜间施工,环保部门统计数据显示,2017年环境噪声投诉占比中,建筑施工噪声投诉占46.1%。另外,建筑施工中土方开挖与回填、建筑材料装卸与运输、施工垃圾的堆放与清运等也产生了粉尘,提高了空气中PM10的含量,同时粉尘污染也带来大量的 PM2.5。

 

根据北京市环保局对PM2.5 来源的统计分析,扬尘(包括施工扬 尘和道路扬尘)所产生的PM2.5 占北京市本地产生量的16%。这些影响和破坏环境的负面现象,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,也会直接加大城市管理压力,甚至会带来严重的健康危害和安全隐患。 

 

1.3 建造方式粗放


长期以来,我国建筑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、粗放式经营的行业,建筑施工主要依靠大量农民工完成,现场施工主要以手工湿作业为主,“出大力、流大汗、脏累差”是建筑业工人的代名词。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。我国每年20亿平方米以上的竣工建筑中,相当一部分在投入使用仅25~30年后,便会出现墙面开裂甚至漏风、漏筋,屋面漏水等质量问题,极大影响建筑使用寿命。我国每年有大量建筑被拆除,建筑总体使用寿命较短,导致较大浪费,这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。以深圳为例,这个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大规模建设的新城,已经很难找到早期的建筑物了。而美国建筑平均寿命74年,英国建筑平均寿命132年。

 

建筑品质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。目前我国开发商提供的新建住宅有80% 以上仍为“毛坯房”,导致建筑产品是“半成品”,并由此造成建筑功能的不完整和建造过程的残缺。二次装修既产生大量建筑垃圾、施工扰民、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,也带来建筑结构受损、耐久性差、室内空气污染等问题,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与建筑品质不高的矛盾十分突出。调研数据显示,当前全国有 40%~60% 的人对室内热环境现状不满意,我国不少建筑室内以甲 醛为代表的有机挥发物浓度严重超标,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则是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。

 

1.4 组织方式落后


我国实行工程招投标制以来,基本采用传统平行发包方式,即业主将工程设计、施工等进行拆分,发包给各个独立单位。这种落后的工程建设组织方式,直接导致工程建设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,造成人为的条块分割及碎片化,割裂了设计与施工之间的联系,造成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次数增多,带来项目周期延长、管理成本增加、协调工作量大、投资超额、资源浪费等问题。责任层次不清晰、企业的责权利无法做到有效统一,对工程建设质量也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。这些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工程建造的整体效率效益低。

 

同时,我国工程建设监管一直存在条块分割管理、政出多门的问题。特别是受行业划分的影响,建材行业与建筑行业监管分离。建筑设计、加工制造、施工建造分属不同行业,互相分隔、各自为政。不同部门监督执法依据各自领域的规范性文件,使得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监管规范性、系统性大大降低。

 

现行的建设管理体制,基于传统的建筑业施工方式和计划经济,以分部分项工程、资质管理、人员管理等行政方式,人为地将建筑工程分解成若干“碎片”。以一个普通工程为例,分部分项工程招标高达20~30 项,需要10~20 家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进场施工,业主承担繁重的管理、协调工作和最终质量责任,同时,肢解工程额外增加了分部分项工程之间的衔接,并产生额外的管理和协调费用,无形中也造成工程总造价虚高。

 

1.5 相关标准尚存差距


长期以来,我国工程建设标准主要还是围绕技术措施和安全要求等方面来制定,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一直重视不够。编制技术和产品标准偏重于“就技术谈技术标准,就产品谈产品标准”的工作模式,缺乏节约优先、保护优先的绿色发展理念。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存在着节能环保刚性约束不足、指标水平偏低、指标之间相互冲突、国际化程度不高等问题,例如,我国窗的保温性能标准较低。我国仍在使用影响窗户气密性和使用寿命的低标准的窗户等,与发达国家标准相比存在差距,无法跟上工程建造快速发展形势。

 

我国工程建设设计与施工分离,导致绿色建筑评价中针对绿色施工的内容较少,涉及施工环保要求的强制性条文仍显不足。虽然目前国内对于施工现场减排、降噪和建筑垃圾处理方面有一些研究和标准制定,但仍缺乏系统的控制技术,缺少施工现场扬尘的监测标准,对施工现场废弃物的减量化研究较少,对绿色建造的研究和推进也较少。推广的一些绿色技术尚未完全成熟或应用不当,导致“概念是绿色的,效果是非绿色的”。